胖东来“红内裤”事件真相是啥
据报道,4月5日深夜,“胖东来商贸集团”公众号发布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其中显示,胖东来以名誉权侵权为由,对“红内裤”事件博主段某提起诉讼,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此次披露并非仅针对“红内裤”事件,胖东来还公布了其他7项正在进行诉讼的案件和9件拟起诉案件。然而,似乎只有“红内裤”事件引发舆论热切关注,乃至被专门摘出来打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胖东来的焦虑和愤怒,一条红内裤让胖东来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欲放难放。
对于此事,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胖东来的53页调查报告阶段。把一次消费维权回应硬是做成了一篇论证翔实的论文,胖东来在商誉维护上可谓不遗余力,此举也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卷售后”。本来,此举应该算是这一事件最后一哆嗦了。毕竟,企业也道歉了,员工也处理了,程序漏洞想必也补救了,这事儿就算一风吹了。
此番最新公示,却再一次撕开了事件似乎已经愈合了的伤口,令人惊讶。如此反复撕扯,将伊于胡底?
不妨复盘一下“红内裤”事件的发酵过程。2月4日博主发布视频控诉胖东来红内裤掉色致过敏,且客服态度差;2月6日,胖东来承认管理存在问题并致歉,承诺公示调查结果;2月14日,胖东来发布53页调查报告,承认处理流程有漏洞,但红内裤并无质量问题,有三家检测机构盖章背书“合格”。而博主直至3月14日才发布声明道歉,承认视频表达“情绪化”,同时称遭网暴人肉、上门恐吓,并已报警。再往后就是此次胖东来反诉了。
纵观整个控诉-维权的交手战,不难发现,双方其实都很“刚”。博主虽然后来道歉,也只是为情绪化表达及占用公共资源而道歉,仍坚称内容属实。而胖东来则无论是在第一轮公关应对采取大包大揽的兜底负责策略,还是在后来指责博主毁坏企业商誉,指控网红未见检测结果就贸然定性,姿态都是直接拉满。
这实际上也是引发网友关注的关键之处。即双方的怒怼和硬刚,到了网友那里,除了消费维权的公共价值外,更多具有了某种可围观、可消费的“情绪价值”。企业的行为固然被概括为“道歉-下架-检测-反诉”,而博主也遭遇流量反噬,求助警方。如此颇具戏剧性的事件走向,让人担忧。此事的真相究竟为何?消费维权如何才能免于被围观、被消费?
一条红内裤,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检测似乎也不难,何以闹得沸沸扬扬,占用了那么多的网络注意力资源?自媒体渴求流量,往往不免情绪化,而当流量诉求裹挟着消费维权滚滚而来时,已经被搅动的舆论又该如何平复?企业一旦陷入自证的漩涡,又将如何取信于人?
不少人注意到,在这场消费维权与维护商誉的撕扯中,鲜少监管的权威声音。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此事一直来回拉拽却始终难以一锤定音的原因所在。“有理无理搅三分”“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难道这事儿就这样一直搅下去吗?
不管是消费维权,还是公共讨论,“红内裤”事件都该有一个真相。具体到此事,比如网友维权如何取证、表达、挽回损失,乃至如何在个体维权与公共表达之间寻求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姿势,这些都有划定边界的必要;又如企业遭遇投诉,不能只是自证,监管部门理应及时介入调处等等。
不妨就以此次诉讼为契机,把事情查个明白。究竟是店大欺客,还是消费者“恶意投诉”,都不能止于斗气、臆测、围观,且让法律断事实和清白。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
编辑 文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